“耆乐同行,共筑暖邻时光”互助支持小组活动总结简报
——互助支持小组活动圆满落幕
2025年9月,由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慈善总会主办,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杨公社区居民委员会指导,成都市双流区小蜜蜂健康养老服务中心承办的“暖心护航” 独生子女家庭困境老人关爱行动项目中的“耆乐同行,共筑暖邻时光” 互助支持小组活动圆满结束。这场历时6个月的暖心行动,以每月一节的频率在杨公社区持续开展,为15余名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困境老人搭建起互助桥梁,用陪伴与服务编织出温暖的社区邻里图景。
——六节时光铺就暖心之路,多元活动点亮晚年生活
从4月的“温暖启航”到9月的“感恩同行”,六节活动层层递进,精准对接老人生活、健康、情感等多重需求。
活动伊始,“相识相知,温暖启航”环节以“名字接龙”破冰游戏打破陌生隔阂,老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快速记住彼此;随后共同制定的“按时参加、尊重倾听”等小组契约,为后续活动筑牢秩序基础,而“我的故事分享”则让邻里温情在往事诉说中悄然流淌。
健康护航是活动的重要底色。“健康养生,活力相伴”主题活动中,专业中医老师带来饮食调理、慢性病养护等实用知识讲座,同时还带领老人练习适配的养生操,互动问答环节更是精准解答了老人们的健康困惑,让科学养护理念深入人心。
创意与趣味为晚年生活注入活力。“趣味手工,创意无限”现场,老人们在社工指导下制作非遗竹编手工扇,从竹料编织到装饰粘贴,每一步都凝聚匠心,作品展示时的互相赞美更让成就感与归属感油然而生。
“老歌新唱,回忆青春”环节,《歌唱祖国》《东方红》等经典旋律响起,老人们手持歌词纸合唱比拼,更在“音乐故事分享”中重温青春记忆,让情感得到充分释放。
自然与陪伴的融合则在“园艺时光,绿意生趣”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社工提供多肉苗、营养土等材料,手把手教学种植技巧,老人们亲手栽种绿植并制定养护计划,后续更通过各种活动分享生长动态,让绿意与牵挂持续延伸。
收官之节“感恩同行,未来可期”以照片与视频回顾六期精彩瞬间,老人们纷纷细数收获;“时光寄语”中,手写的祝福装入信封传递温情,集体合影定格的不仅是笑容,更是邻里间难以割舍的情谊,大家约定的后续聚会,让互助情谊得以延续。
——目标达成硕果丰,暖邻互助显成效
经过六个月的持续开展,活动预设目标全面达成,为困境老人带来切实改变。
在社交与情感层面,常态化的小组活动成功打破老人的孤独壁垒,小组组员从普通认识到熟知,逐渐形成稳定的互助社群。活动后评估显示,所有参与老人均表示社交圈得到显著拓展,孤独感明显缓解,小组活动时,都愿意主动分享日常生活的点滴,这更让情感联结持续升温。
精神文化生活得以丰富升级。非遗竹编、经典传唱、多肉种植等多元活动,帮助老人们培养了新的兴趣爱好。多位老人表示,如今在家不仅会练习养生操,还会动手制作手工、照料绿植,晚年生活不再单调乏味,精神状态愈发饱满。
生活质量与自我价值实现双向提升。中医养生知识、绿植养护技巧等实用内容的传授,让老人们掌握了更多生活技能,对健康生活的规划能力显著增强;而作品创作、经验分享等环节,让老人们在彼此认可中重新发现自我价值,社区归属感也在参与中不断深化。
——复盘沉淀经验,反思助力成长
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协同发力。社区居委会的场地支持、医护人员与专业老师的资源引入、社工与志愿者的贴心服务,构建起“多方联动”的服务体系;前期精准的人员筛选、细致的物资准备与系统的人员培训,为活动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活动也折射出可优化的空间:部分老人因身体状况对户外活动参与度有限,后续可进一步丰富室内互动形式;个别手工环节材料适配性不足,需根据老人操作能力更精准地调整物资准备。这些问题为后续活动改进提供了明确方向。
——延续暖邻情谊,规划未来新篇
此次互助支持小组活动虽已落幕,但暖邻互助的种子已在社区扎根。成都市双流区小蜜蜂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将以此次活动为基础,持续运营小组专属朋友圈层,定期推送健康知识与活动资讯,保障邻里互动的常态化。
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需求,未来的工作可以从三方面推进和持续深化:一是拓展“一对一”精准帮扶,针对对身体或情绪有特殊需求的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是拓展活动内容,增设智能设备使用教学、防诈骗宣传等实用主题,覆盖老人更多生活场景;三是搭建社区互助长效平台,例如组建 “暖邻帮扶先锋队”,建立服务积分激励机制,每月开展 “低龄带高龄” 等类型的主题活动,让互助精神从小组延伸至整个社区,为更多独生子女家庭困境老人撑起温暖晴空。
——写在最后
这场跨越半年的暖邻行动,用陪伴驱散孤独,用互助凝聚力量。未来,更多类似的关爱活动将在社区持续开展,让老龄化背景下的困境老人不再孤单,在邻里温情中安享幸福晚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