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六月,非遗与匠心璀璨相逢。由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成都城投锦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成都·美丽工坊”——幸福集市 走进文殊坊活动将于6月28日至29日在文殊坊妙剧场广场盛大开启,活动期间15:00至晚间21:00点集市向公众开放。本次市集以“蓉光闪耀 非遗传承”为主题,汇聚蜀绣、竹编、漆器、藏羌织绣等非遗瑰宝,更以残疾手工艺者的非凡创造力为核心,生动诠释文化传承的温度与城市人文的深度。
跨国连线:中泰线上直播连线,残疾人文创“蓉品出海”
本次“成都·美丽工坊”——幸福集市最让人惊喜的是,6月28日北京时间15:30,一场跨越国界的温情互动在云端上演。“成都·美丽工坊”——幸福集市文殊院现场通过线上直播连线,与在泰国曼谷天堂广场举行的2025泰国之约-中国(四川)精品购物节实现“面对面”交流。此刻,“成都·美丽工坊”——幸福集市不仅在文殊坊火热举行,更是远赴泰国曼谷,让残疾人文创走向国际舞台,让更多的国际友人看到成都残疾人文创水平。据悉在泰国参展的“成都·美丽工坊”共携带了蜀绣、竹编、绒花、木雕、钩编、面塑等6大品类,共计66件展品,在当地引发成都残疾人文创热潮,众多成都残疾人文创产品在泰国展会上销售一空。用指尖的温度和艺术的共鸣,展示了成都残疾人群体蕴藏的巨大潜能与创造力。
非遗市集:残疾巧匠展现非遗文创新面貌
走进文殊坊现场的幸福集市,蜀绣的细腻针脚勾勒芙蓉盛放,竹编的经纬交错编织生活美学,漆器的流光溢彩诉说千年技艺。这些展品背后,是一群特殊艺术家的坚守——来自成都各区(市)县的残疾人非遗文创手工创作者。在这里,残疾手工艺者以匠心突破身体局限,将成都文脉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艺术精品。一件件作品不仅是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更是残疾人群体自强不息精神的文化表达,让传统工艺焕发出时代生命力。
产业助残:文创产业崛起城市发展新引擎
本次市集被赋予更深层的社会价值内核。成都市残联以“成都·美丽工坊”为平台,将非遗传承与助残事业创新融合。残疾人文创产业正成为成都文化版图中的耀眼增长点。
技艺赋能,开辟就业新路径:通过系统性非遗技能培训,残疾人实现从“受助者”到“文化生产者”的身份转变,在漆器打磨、竹编定型中重塑职业尊严与经济自主。
产业升级,激活经济新动能:残疾人文创产品凭借独特人文内涵与精湛工艺打入高端市场,成为“成都手作”的重要标识,推动非遗资源向文化产业价值高效转化。
政策引领,构建发展新生态:成都“十四五”残疾人事业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文创融合项目,“成都·美丽工坊”模式已支持多个成都市残疾人文创手作工作室,其产品通过国际非遗节、国际展会、电商平台远销海内外,彰显城市文明包容度。
“非遗保护需要‘被看见’,残疾人梦想值得‘被点亮’。”在文殊坊游览的游客在美丽工坊幸福集市现场由衷赞叹。
互动体验:全民参与共筑城市温度
幸福市集现场特别设置非遗手作工坊,邀请市民亲手体验面具彩绘、非遗漆扇。参与者不仅可将专属非遗作品带回家,更能通过“以购代捐”形式,直接支持残疾人非遗创作者。成都城投锦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文殊坊作为城市文化客厅,将持续为残疾人文创提供展示舞台,让公益助残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非遗薪火不熄,城市向美而行。当残疾匠人的指尖绽放非遗之花,“成都·美丽工坊”——幸福集市已然超越普通市集的意义——它是一座城市对多元人才的尊重,是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的深度相拥,更是成都以人文关怀锻造文创产业新引擎的生动实践。这场匠心与蓉光交织的盛会,正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注入温暖而坚韧的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