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活动 > “自治・清溪齐”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项目案例

“自治・清溪齐”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项目案例

2025-07-15 下午 12:07:32      来源:成都新闻网     编辑:温孺     浏览量: 42696

一、项目背景 清溪社区位于青羊区府南街道,社区人口结构多元,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意愿参差不齐,社区治理面临着如何激发居民自治活力、整合社区资源的挑战。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2024年6月,成都市青羊区光华街道……

一、项目背景

清溪社区位于青羊区府南街道,社区人口结构多元,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意愿参差不齐,社区治理面临着如何激发居民自治活力、整合社区资源的挑战。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2024年6月,成都市青羊区光华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承接 “自治・清溪齐”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项目,在通过培育本土社区社会组织,搭建居民参与平台,推动社区自治。

二、项目实施

(一)精准调研与队伍孵化

“自治・清溪齐”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项目案例第1张

项目初期,通过走访调研,深入了解居民需求与兴趣点,成功孵化3支特色社区社会组织,包括歌舞锦绣团队、生活助手志愿服务队和古韵风采团队。同时,协助社区完成4支自组织队伍的备案工作,最终在府南街道备案7支具有清溪特色的自组织,涵盖文化、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多个领域。

(二)能力提升与实践赋能

围绕团队建设与院落治理,开展3次能力提升活动,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团队建设与领导力培养”“社区院落治理能力提升”等课程,提升自组织的专业能力与创新思路,拓宽了其创新思路。。

“自治・清溪齐”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项目案例第2张

“自治・清溪齐”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项目案例第3张

(三)多元活动激发社区活力

“自治相伴・成长清溪” 系列陪伴计划将开展 10 次活动,涵盖国庆、重阳、元旦等传统节日活动,以及安全守护、邻里守望等主题服务。国庆期间,自组织队伍带领居民以特色方式抒发爱国情,在互动中促进融合;重阳时节,为老人提供免费健康检查等便民服务;腊八当天,通过奉粥传递温情。系列活动切实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

三、资源整合与联动

项目撬动社会资源,链接新桥口腔、东大肛肠医院等单位,提供免费牙齿检测、血压测量等便民服务;邀请中级社工师提供专业指导,确保项目科学规范运行。通过“社会组织运作+居民参与+社会资源联动”模式,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自治・清溪齐”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项目案例第4张

“自治・清溪齐”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项目案例第5张

四、项目成效

(一)居民参与与社区融合

项目直接服务559人,影响600余人次,培育的自组织累计开展服务15次,服务覆盖超800人次。通过活动互动,居民从“旁观者” 转变为“参与者”,社区凝聚力显著提升,形成“邻里互助、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二)治理效能提升

自组织队伍在社区安全巡查、院落环境整治、文化活动策划中发挥关键作用,例如“绿动行”先锋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环保活动,商居联盟自组织推动社区商业与居民需求对接,推动社区治理从“单一管理”向“多元自治” 转型。

(三)可持续性

项目吸引市区级媒体报道2次,提升社区影响力。同时,自组织队伍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社区治理注入可持续动力。

“自治・清溪齐”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项目案例第6张

五、反思与展望

(一)挑战与不足

项目执行中存在备案流程耗时较长、部分活动参与度不均衡等问题,主要因居民时间安排差异、自组织认知度不足所致。未来需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加强前期宣传与居民需求对接。

(二)未来规划

计划深化自组织能力建设,建立 “传帮带” 机制,培育骨干成员;拓展服务领域,聚焦老龄化服务与青少年成长,开发更多精准化项目;加强与企业、高校合作,引入专业资源,推动社区自治向专业化、常态化发展。

六、结语

“自治・清溪齐”项目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激活了社区自治的“神经末梢”,证明了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未来,需持续优化培育机制,释放更多自治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分享到: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