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佳节当天,成都·美丽工坊——幸福集市进社区系列活动于8月29日至30日在夜游锦江府南河音乐广场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成都锦江绿道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九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协办,以“夜游锦江”为主题,借助七夕传统节日的浪漫氛围,为残疾人文创产品搭建展示平台,让市民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残疾人手工匠人的非凡才华。
活动现场人潮涌动、摩肩接踵,各个展位前围满了兴致勃勃的市民与游客。竹编、蜀绣、钩编、面塑、绒花、扎染等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缤纷呈现,令人目不暇接。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心与故事,吸引人们纷纷驻足欣赏、细细询价,不少观众在手作之美中流连忘返,欣然选购。
来自大邑县的董静老师展位前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国画团扇,墨韵淋漓的荷花可以看出绘画者笔触的细腻。谁能想到,这位拥有一双巧手的画师是一名肢体三级残疾人,曾经在国美电器工作,也从事过美甲、绣眉等职业。“因为身体原因,我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在家休养期间重拾了儿时对绘画的热爱。”静雅一边调色一边说道,“每天练习书法、绘画,让我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如今,她的作品获得大批观众的喜爱,她用笔墨丹青绘就了崭新的人生篇章。
转过董静老师的画摊,彭州市龙门山镇小鱼洞社区金彭融乐阳光家园的展位上陈列着各式精美手工艺品。艾草锤、手工包、衍纸画、手工花等作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欣赏。这个占地348平方米的综合性服务机构,自2024年1月开始运营融合龙门山镇社会关爱援助中心,已经成为了当地残疾人的温馨家园。机构负责人介绍说,他们通过整合社会关爱援助、为老服务、康复训练等多项功能,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沿着展位继续前行,青白江区青融创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展区格外引人注目。面塑、绒花、扎染等传统工艺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该基地的产品全部由残疾人手工制作,通过“培训+就业”的模式帮助残疾人实现了创就业。
这个欢声与灯影的七夕,成都·美丽工坊——幸福集市不仅是一场文创的盛宴,更是一次生命的礼赞。每一位残疾人手工匠人以指尖匠心重塑自我,以非凡才华赢得尊重;每一件作品背后,是他们直面磨难、以艺术照亮人生的动人故事。本次活动成功搭建起文创与公益、传统与当代、技艺与情感深度融合的桥梁,生动展现了成都市助残事业与非遗传承的创新成果。未来,这份汇聚温暖与力量的匠心之火,必将持续燎原,照亮更多梦想的前路,也让成都·美丽工坊——幸福集市成为这座城市永不落幕的人文风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