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筒街道奎星楼社区奎星星剧场作为社区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2025年7月19日奎星楼社区联合成都市明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都工业学院大学生讲解队,推出 “走进陈毅纪念馆” 特别企划,通过 “培训 + 实践” 的模式,让红色基因在少年儿童心中落地生根。
上午 9 时,奎星星剧场内暖意融融。成都工业学院大学生讲解队以剧场为红色文化启蒙阵地,为 22 名参与儿童开展礼仪与形体专项训练。“讲解时腰背要挺直,手势要自然舒展,眼神要与听众交流”,志愿者一边示范标准站姿,一边纠正孩子们的动作细节。从基础的鞠躬礼到讲解时的肢体配合,孩子们在反复练习中,逐渐理解红色讲解员所需的庄重与真诚 —— 这正是奎星星剧场通过行为规范传递红色文化严肃性的巧妙设计。
午后,剧场将红色课堂延伸至成都工业学院陈毅纪念馆。作为连接青少年与红色场馆的纽带,剧场提前规划 “认知 – 体验 – 升华” 的传播路径:志愿者先带领孩子们参观展品,用故事化语言解读陈毅元帅的革命历程,从泛黄的家书到锈迹斑斑的勋章,让历史场景在孩子们眼前鲜活起来;随后启动 “小小讲解员” 实战环节,鼓励孩子们拿起话筒,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红色故事。
“陈毅元帅在梅岭被围困时,还写下了豪迈的诗篇……”8 岁的小雨站在展柜前,虽略带紧张却眼神坚定。剧场特意设置的即时鼓励机制,让每个孩子都敢于开口,在实践中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活动尾声,剧场为表现突出的孩子颁发红色主题文具,以物质激励强化 “传承光荣” 的认知,这一环节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闭环。
“让红色教育不局限于书本,是奎星星剧场的使命。” 社区党委书记李蓉表示,剧场始终以儿童视角创新传播形式,通过可参与、可感知的活动,让红色文化从抽象概念变为具象体验。此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更让他们成为红色故事的 “小小传声筒”,彰显了基层文化阵地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的独特价值。
发表评论